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快讯 >

南开,夺金! 当前快播

2023-04-20 14:08:49 来源:南开大学

近日,在第47届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决赛中,南开大学代表队经过5个小时的拼搏,最终获得大赛金牌,这也是南开大学代表队在ICPC亚洲区决赛中取得的第一块金牌

本次比赛有来自全国的314支队伍参赛。我校代表队由计算机学院2022级本科生郭军凯、孔德嵘、医学院2022级本科生李嘉豪组成,指导教师是计算机学院刘晓光教授

参赛选手:队长:郭军凯(中),队员:李嘉豪(左)、孔德嵘(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参赛选手们与领队教练王超星(左二)的合影

这是一项什么赛事?

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是由国际计算机学会(ACM: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主办的一项旨在展示大学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在压力下编写程序、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年度竞赛。经过30多年的发展,ICPC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已经发展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计算机竞赛,也是大学级别最高的脑力竞赛。

比赛现场的展牌,南开大学校徽位于第三行右一

大赛比赛形式:参赛队伍于指定的时间、地点参加比赛,由3个成员组成的小组应用一台计算机解决10到14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参赛队员必须在5小时内编完程序并进行测试和调试。此种大赛对参赛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策略制定和脑力方面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大赛提倡在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通过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精神来解决竞赛问题,从而发掘和挑选世界上最优秀的程序设计。大赛的获奖选手往往会成为各著名高校和IT企业的争抢目标。

金牌是怎样炼成的?

3月23日晚,南开大学代表队抵达决赛举办地上海。在第二天的热身赛中,选手表现其实并不理想。当天晚上,在领队教练王超星的带领下,大家分析了最近的训练程度及竞赛状态,最终决定临时进行加训,“争取在有限的两到三小时内找回最佳状态,充分做好真正的热身”。

热身赛中的南开大学代表队

赛场全景

3月25日,比赛正式开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在比赛进行到4分钟时,有对手抢先提交并通过了M题,之后,陆续又有很多队伍提交并通过,而直到24分钟时,南开代表队才提交。据赛后回忆,郭军凯发现C题也是一道比较简单的题,所以想抢C题的最快解题奖,但是写代码过程中出现了一点小问题,于是先让做出M题的李嘉豪打完代码,再继续写C题的代码。所幸,这样一个小插曲并没有影响整体比赛节奏。接下来,南开代表队的表现却有些势不可挡,相继在49分钟、65分钟、91分钟通过了C题、J题、F题,队伍排名一度来到了前十。

赛中,南开大学代表队排名一度进入前十

ACM赛制中,前四个小时排名实时更新,所有参赛选手都能看到队伍的排名,最后一个小时封榜,排名不再实时更新,所有提交结果只有本队选手能够看到,此时,南开代表队通过了六道题,正式队伍中排名14,校排名第7(校排名只取学校排名第一的队伍进行排名)。

南开大学代表队的第一个AC

比赛结束时,王超星从教练席跑到赛场询问情况,在从现场了解到各奖牌榜线后,过了七题的南开大学代表队已经基本确定能够将这块金牌收入囊中。

滚榜时,确定获得金牌

金牌队伍合影

关于他们

据了解,三名选手在考入南开大学前,就读于同一所高中,且都在高中时学习信息竞赛相关知识,使得他们在比赛过程中配合非常默契。

赛后,王超星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队伍通过的七道题全是“一遍过”,没有罚时。在所有获奖队伍中,也是唯一一个dirt率为0%的队伍。他好奇地问选手们这是怎么做到的,郭军凯说:“既要十分的谨慎,也要有十分的自信。”

祝贺南开大学代表队!

期待未来更多成果、更好成绩!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中科学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